AI热潮引发全球内存短缺危机,价格风暴或持续十年
随着AI数据中心对高带宽内存(HBM)、服务器内存模组(RDIMM)的需求激增,全球消费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存短缺危机。这一趋势正从数据中心迅速蔓延至消费电子领域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
随着AI数据中心对高带宽内存(HBM)、服务器内存模组(RDIMM)的需求激增,全球消费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存短缺危机。这一趋势正从数据中心迅速蔓延至消费电子领域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
有网友表示:现在手机行业已经卷的要命了,刚上市三个月的新款手机,都已经掉价了1000多了,还有人看涨明年的手机价格?或者认为伴随着技术的进步,手机只能是越来越好,越来越便宜,怎么可能涨价。
当时纯属刚需攒机,根本没把它当什么能增值的东西,没想到才过一年,京东上同款产品标价已经冲到四百多。
近期,DRAM内存、NAND闪存的价格都疯了,难受的不止有消费者,OEM厂商们也很痛苦,毕竟利润会被严重挤压。
11月17日余承东那条“Mate80系列11月25日见”的官宣,直接让数码圈的夜彻底沸腾到凌晨三点。作为蹲守华为新品五年的老花粉,我连夜刷遍了各大论坛、托门店朋友扒内幕,甚至找供应链熟人套了不少独家消息,越挖越兴奋到睡不着:这哪是常规迭代,分明是华为憋了两年的
最近这行情,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前两年还满大街喊着“内存自由”,24GB+1TB的顶配机子卖到两三千,厂商恨不得把内存当赠品塞给你。这才过了一年多,风向说变就变,现在连大厂都在为内存发愁,价格一路狂飙,根本看不到停下的迹象。
「内存涨价」几乎是目前笔电产业的头等大事,各大厂商都在调整布局,尽力减缓涨价带来的整机价格波动。
随着AI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需求的持续增长,内存和存储器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压力。特别是在AI推理阶段,服务器对高带宽内存(HBM)和服务器内存模组(RDIMM)的需求激增,这导致了内存芯片的严重短缺。据DigiTimes报道,像华硕等电脑制造商已经开始从现
随着AI数据中心对高带宽内存(HBM)、服务器内存模组(RDIMM)的需求激增,消费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存短缺危机。
华为将举办2025AI容器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,会上将发布AI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,相关技术有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效率难题。据透露,该技术延续“以软件补硬件”的创新思路,可将GPU、NPU等算力资源利用率从行业平均30%-40%大幅提升至70%,显著释放算力硬件潜能
华为消费者业务集团近日正式公布Mate 80 RS Ultimate Design的内存配置,这一顶级限定版搭载20GB RAM,成为首款突破该规格的华为手机。其他Mate 80系列型号最高仅支持16GB RAM,而RS版提供两种组合:20GB RAM + 5
上周五,美股主要股指在触及50日均线等关键技术支撑位后吸引了一波买盘,一度推动美股周五盘中强劲反弹。然而,在多名美联储官员鹰派发声和AI主题不确定性的背景下,午后获利了结的压力加大,最终收盘标普500跌幅0.05%,道指跌幅0.65%,纳指涨幅0.13%。
"我的电脑该加8G还是16G内存?""为什么内存都是4G、8G、16G,从来没有10G?"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,今天这篇文章一次讲透。
随着内存价格飙升、非AI硬件需求转弱,摩根士丹利周一大幅下调戴尔科技(DELL.US)、惠普(HPQ.US)和慧与科技(HPE.US)等主要硬件厂商的评级,警告整个行业正面临日益加剧的利润率压力。
人工智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正在引发全球内存芯片供应紧张,芯片制造商和分析师警告称,这一短缺可能在明年冲击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。芯片厂商将生产重心转向利润丰厚的AI应用芯片,导致传统消费产品所需的低成本内存芯片供应受限。
AI 抢产能、存储芯片暴涨、板卡商停供,三重压力下,PC DIY 领域正经历近五年最惨烈的涨价潮。不仅装机成本飙升,新品发布直接停摆,行业预测这波 “高价寒冬” 至少持续到 2026 年上半年,甚至可能延续至 2027 年!
2025 年下半年以来,全球存储市场迎来 “超级涨价周期”,三星、SK 海力士等巨头持续提价,手机、电脑终端成本飙升,涨价已进入倒计时阶段。下面用直观表格看懂影响:
最近,关于内存要涨价,而且持续涨价很久的分析传播挺多。虽然是有点悲观的,但也不无道理,毕竟AI产业需要大量PC配件,内存会在未来几年时间都持续热销。
随着 DRAM 和 NAND 闪存芯片短缺态势持续加剧,全球科技产业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压力。各大 PC 品牌、系统集成商及内存制造商纷纷加入抢购行列,从长期合约采购到现货市场扫货,全行业的库存囤积行为进一步收紧了本就紧张的供应端。华硕等头部厂商明确表示,当
华强北这两天又开始掉书包了。店里老板边拆货边摇头:“今年存储能不涨?AI 把仓库都吸干了。”这话听上去夸张,但把数据摆在桌面上,你会发现这不是段子,这是行业实况。